新年伊始,抖音上的“四世同堂”视频迅速全网蹿红。随着一声声“妈妈”或者“爸爸”的呼唤,一家人从孩童到老人家依次出镜,其乐融融的温情仿佛溢出屏幕般感染了每位观看者。适逢元旦和春节前夕,抖音发起的话题“#四世同堂合家欢”获得近2亿次播放量。
“四世同堂”这一话题或许只是众多抖音模因(meme)中普通的一个,但却与同样在近日盛行的“十年对比”挑战一样(后者同样有近2亿次播放量),覆盖了各个年龄群体。抖音联合字节跳动算数中心发布《2018抖音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让我们得以一窥不同年龄群体的快乐源泉:90后喜欢用自拍表达个性、80后和70后分别偏爱“手势舞”和“单人现代舞”、而60后则会更频繁地分享儿孙辈的成长。
在众多关于抖音的研究和表述中,娱乐和流量被频繁讨论。但是,更重要的是,短视频的兴起为非科班出身的“素人”带来大量表演和曝光机遇。抛开一夜出名这种小概率事件,“让每个平凡人都有表达自我的可能性”无疑是抖音为其上亿用户带来的非替代品。
在2018年3月,抖音将品牌标语由原先的“专注于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社区”升级成为“记录美好生活”。以此为标志,这个历经爆发增长期的现象级平台开始更注重内容的多元化。
一支有趣的抖音短视频通常要经历拍摄-点缀-分享的过程,而抖音用丰富的艺术化素材,从本质上降低了用户的创作门槛,这使得用户自我表达欲望得以充分释放。报告将短视频中的创意贴纸、BGM(背景音乐)、舞蹈形式等元素拆解开,展示了2018年自我表达的无数个可能性。
创意贴纸是视频中的滤镜道具,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将屏幕一分为三的“分屏”贴纸,使用量高达5426万。“白色小猫咪”和“控雨”的使用量也分别达到3506万和2700万。“控雨”(和类似的“控花”)贴纸应用了抖音手势识别与粒子系统两大自研技术,当你在镜头前张开手,AI手势算法开始高速运转,实现雨滴粒子静止的特效。
贴纸不仅是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的道具,更是平台对AI技术在场景落地上的持续探索,让用户更好地实现内容表达,提升参与感和体验感。
Top 10创意贴纸中,有三个贴纸都来源于动物形象。无独有偶,根据报告,金毛和英短分别荣膺年度最受宠的猫猫和狗狗。在抖音上“云吸猫”或“云撸狗”的同时,我们也参与并见证了萌宠文化的经久不衰。
BGM是抖音初期最受欢迎的玩法之一,这赋予原创音乐更多可能性。在年度榜单中,既有耳熟能详的流行金曲,如《小星星》《骆驼沙漠》,也有原创音乐《纸短情长》等。
融合了民间创作者的艺术智慧,各类有趣的舞蹈也获得数十亿次的播放量。80后的最爱“手势舞”以无可撼动的优势夺魁,这种易上手的娱乐方式在2018年彻底被抖音带火。来自乌克兰的Aleks Kost是抖音上“最忙碌”的手舞舞者,他的视频获得最多人合拍,有76岁的成都奶奶,43岁的贵州阿姨,20岁的专业舞者……相关视频播放量达14.7亿。
除了灵感以外,平台几乎提供给用户组成一支视频的全部要素,这也让“模仿即创作”在抖音平台上成为可能。
抖音上的创作者不像专业视频生产和体育平台有足够多的时间和金钱,也不像vlogger(视频博主)有选题制作和视频剪辑的丰富经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最平民化的设备制造惊喜、分享快乐。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抖音国内DAU(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5亿,MAU(月活跃用户数)突破5亿。从这样规模庞大的数据体量中不难看出,零参与门槛和低技术难度让抖音成为国民级的短视频产品。细究其由,在抖音官方推陈出新的“挑战赛”基础上,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易于模仿的舞蹈、甚至仅仅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成为线上线下被争相模仿和再创作的基因。
这种平台的号召力也转化成为一股势能,有机会让书画和戏曲等传统文化重焕生机,以又潮又酷的方式回归大众视野。“潮”流意味着高级的体育性内容,而“酷”则本身就是认同的代名词。例如,“笑出国粹范”这一挑战有18万人参与,其中93%的创作者是90后;用贴纸变脸的相关视频播放量甚至高达12亿次。
因此,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艺海观澜”认为,纵观大众文化消费品的流行与变迁,“短视频”的走红体现出当下大众文化消费通俗化、碎片化、“短平快”的特点。人民日报评论进而指出,这种新的文化产品载体对既有文化消费品市场的影响并非“颠覆格局”,而是“打开增量”。
此外,报告还分别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抖音的活跃度分析。全国范围内,一天的三个活跃度高峰分别出现在中午12点、晚6点和晚9点。其中,午间的成都和夜晚的深圳分别是同一时段最“抖”的城市。我们可以推测,抖音活跃度或许与工作、学习的疲劳程度呈正相关。
最令人动容的是,抖音在2018年记录了人们生命中的那些最重要时刻:有365万次相聚,也有1024次离别;有204万次恋爱,也有200万次失恋;有583万次结婚,以及37万次新生命的诞生。划过这些视频时,就像翻看一本本厚重的动态相簿。哪怕只有短短的几秒钟,我们能切身地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这些真实的影像记录的是温馨感人的年夜饭,是灵光一现的脑洞大开,是为梦想奔波的道阻且长,是童年时未实现愿望的“小剧场”。在抖音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聚光灯下的主角。
在记录日常生活的“A面”背后,抖音也在发掘社会中难以被察觉到的“B面”。在热搜榜单里,抖音与众不同地将“正能量”频道放在平台的显著流量位。这个版块记录了军人、医生、交警和见义勇为的平民英雄。透过这些“#中国故事”的短暂瞬间,抖音承担着一个不可忽视和难以替代的角色——美好生活的记录者。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Kevin Roose总结到,抖音是“最稀有的互联网生物:一个人们可以放下他们的防卫,与朋友一起做出愚蠢行为,品尝人类创造力的果实的地方”。在创作和表达中取悦自己,在拍摄和记录中寻求认同,没有什么比抖音更像是人们不断追寻美好生活的缩影。
来源:东北新闻网